迷茫的“公子哥”
王斌(化名)来到济南纳川心理教育之前,是山西某县城一个出名的公子哥。父母在县城开了一家手机、电脑、家电一体的大型公司,规模数一数二。因为父母比较忙,所以王斌从小就缺乏相应的管教,王斌从小就是由奶奶在家带大的,可谓是隔代教育。在外面与社会上的哥们儿称兄道弟,经常混迹网吧、酒吧、KTV等场所,最后还沉迷网络游戏不可自拔,而且王斌的脾气也越来越暴躁,经常在外面打架,有一次甚至闹到了警察局,还是王斌的父亲花了大价钱调解,最后才没被拘留。在万般无奈下,王斌父母决定把孩子送到济南纳川心理教育接受转变教育。
来到纳川心理教育之后,我校老师了解到:王斌脾气暴躁、对学习失去兴趣。但也有自己的优点:爱打篮球、思维活跃、处理一些事情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来校后,经过心理老师在日常生活中对王斌同学的观察后得知,王斌在面对社会信息、人生追求的时候,比较迷茫,学习成绩本来就不好,越来越感觉力不从心,跟不上。与父母有代沟,沟通不了,有的时候会产生误会,比较我行我素,所以沉迷于网络的虚拟世界里,活在自己的世界。怎样去改变王斌?怎样让他了解父母,体谅父母,走出网络世界,走进课堂?经过校领导、心理老师的讨论,专门对王斌制定了一个属于他的教育计划:
首先, 前期让该同学适应学校环境,让他感受学校良好的氛围,自觉参加集体活动。然后、 细心观察,用心沟通,耐心引导,和该同学建立一个良好的关系,和他交上真心的朋友。其次,培养该同学的学习兴趣,让他重新在学习上找回自信,端正学习态度。再次, 让该同学多接触一些亲情故事,让他感受到家庭的重要性,明白亲情的可贵,让他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使其与父母多写书信,更多的体谅对方。最后, 培养一些好的爱好,好的生活习惯,来冲淡一些不好的爱好和坏习惯。
在我们一对一的教育引导过程中,通过交换经历,取得信任,深入了解,知心交友; 发现问题,及时正确引导;时刻关心、互动、换位思考、多了解,多鼓动,多支持等。王斌很快便有了对人生的新思考和新认识。制定特有的教育转化计划,做到有目标、多引导、多沟通、多关心,通过团队的努力,王斌有了明显的变化,可以说现在的他是一个思想转变快、学习态度端正、有上进心、学会了感恩、热爱劳动的好学生。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