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孩子容易得抑郁

第一、从年龄上来说,青春初期为抑郁的易发阶段,以初一、初二(13-16岁)最为常见,且男孩比女孩更容易发病早1-2年,出现频率最多见的抑郁症状是情绪低落、易激惹和精力减退和难以集中注意力或思考问题,13岁以上出现自责、无价值感的比率也增高。初中生的抑郁水平显著高于小学生,而小学生抑郁水平随着年龄增长和年级增高呈上升趋势,这一趋势在女生中尤其明显。

第二、在性别上来说,从童年期到青少年期女生的抑郁水平显著增加,虽然在青少年早期,男生的抑郁水平整体似乎高于女生,但是女生出现抑郁的增长速度快于男生。整体而言,在青春期前,男生的抑郁水平高于女生,但在青春期后,这一结果却相反,与女生在青春期身体上的变化和带来的压力等可能有关,也与孩子青春期时,家长常处于“中年危机”这一自身困难时期可能自顾不暇有关。所以,如果是男孩,我们从小学五六年级就应该特别关注其情绪的变化是否是抑郁的可能,而如果是女孩,我们尤其要关注她们生理发育变化阶段的心理健康,做好必要的性教育。而在孩子们的青春期时,家长们也要自己努力的顺利度过中年危机,及时在处理自身情绪和良好教养孩子方面做好统一与协调。

第三、从遗传角度来看,有研究结果显示家族内发生抑郁症的概率约为正常人口的8-20倍,且血缘越近,发病率越高。所以如果家族的两系三代成员有抑郁的病史,那么这个家族的后代更容易患抑郁障碍,且女孩受遗传的影响要高于男孩。父母单方或双方罹患抑郁的话,孩子更可能从遗传上获得抑郁的易感素质和易感气质,他们也更多的处于父母抑郁的教养环境中,抑郁的父母常具有较差的适应性应对技能,他们更可能采取拒绝或过度控制的教养方式,而这些教养方式会增加孩子患抑郁的可能;未患抑郁的父母表现出严厉惩罚、充满批评、拒绝和敌意,以及过度干涉和保护等,同样将导致或加重儿童青少年的抑郁症状,而给以更多的关注理解和情感上的温暖,如母亲对幼儿敏感性高时,将能减轻儿童青少年的抑郁症状或减少患病的概率。此外,家境贫寒的青少年患抑郁的概率更高。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取消
技术支持: 济南仁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首页
  • 纳川动态
  • 关于我们
  • 教育专题
  •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