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学·加强孩子的非智力因素培养·

2022-05-25

厌学·加强孩子的非智力因素培养·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

这就是说,一个人的非智力因素会对他的智力因素产生作用。对于自卑性厌学的孩子来说,他们自卑的主要原因是学习成绩不好,其他方面很可能有许多特长。从特长方面入手,有助于扭转孩子的厌学情绪。

在这方面,父母主要关注以下三点:

一、让孩子体验成功,促进迁移

父母和老师要想方设法挖掘孩子身上的潜力,鼓励他发挥特长,获得成功体验,从而促进其动机的迁移,克服厌学情绪。

一个四年级的女孩成绩一直很差,对学习缺乏应有兴趣,可是她对小制作之类却有着浓厚兴趣。父母和老师联系后,并没有一味要求她用功学习,而是针对她心灵手巧的特点,鼓励她参加学校里的科技兴趣小组,参加各种比赛。当年,她就获得县里某巷比赛的三等奖。这极大地增强了她的自信心,学习上也进步很快,一跃进入优等生行列。后来,她的小制作又在市里比赛中获奖,学习劲头就更大了。

IMG_3704_副本.jpg

二、情绪对学习成绩很有帮助

一个人的情绪和学习成绩很有关系。学习成绩差的孩子,一旦克服了厌学情绪,就会弥补智力不足的缺陷,使学习成绩上一个台阶。

一份对北京市通州区ABC三所初中的调查表明,A中学生,入学考试成绩最低分是193分;B中学生的入学成绩最低分是180分;C中学生的入学成绩平均分(而不是最低分)是61.5分。有关部门在C中学进行试点教学,从两方面来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引导他们在思维、品质训练方面克服厌学情绪。结果,3年过去后的中考中,C中的平均成绩位居全区第二名!

三、克服对孩子的负面影响

一个一年级学生,由于父亲有外遇,同学们都说他有“两个妈妈”,于是他不想上学了。父母经常在家吵架,他只要一回到家,爸爸就叫他去爷爷家吃晚饭,妈妈则叫他去外婆家吃晚饭,他们则继续吵架。孩子哪里还有心思学习?老师多次找他谈心,他总是一言不发。老师找到父母,父母正在家里冷战,双方还没有决出“胜负”呢,便冷冷地对老师说:“这孩子没出息,随他去吧!”

不知道这样的父母怎么不想想,为什么要让大人的矛盾影响孩子呢?难道孩子的健康成长不是一个家庭中最重要的事吗?


阅读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取消
技术支持: 济南仁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首页
  • 纳川动态
  • 关于我们
  • 教育专题
  • 电话